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,「如果你考試一百分,我就買你最想要的玩具送給你。」;或者是「如果考試第一名,我就給你多少錢。」;「如果你看了幾本課外書,寫了幾篇心得報告,我就給你XX獎賞。」。連我老媽也會跟兒子說:「考試一百分的話,阿嬤給你XX元當獎勵。」還好,疼孫子的外婆不是天天見面,偶爾老人家用物質獎勵小孩的方式,我還可以接受,那也是老人家表達愛的一種方式。

兒子也曾經問我:「如果我考試考一百分,你要送我什麼東西?」我笑笑的回答說:「給你我的親親,因為你這麼努力的考了100分,我要給你最寶貴的親親,那可是別人沒有。」兒子聽了雖然有點小小的失望,但卻微笑著接受我的想法。我想兒子應該瞭解,因為他的努力,可以得到父母滿滿愛的肯定。

我的想法是,不要用物質或金錢來鼓勵孩子們跟閱讀、學習有關的習慣,這樣會讓孩子們認為他們的努力學習是為了外在的物質報酬,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興趣與成就,這樣的學習不會是主動、持久而且愉快的。這就是心理學常提到的「內在動機」與「外在動機」。所謂的「內在動機」是指我們做某件事情的動機,是因為我們喜歡做而且是自己想要做;「外在動機」是指我們會做某件事情,是因為外在的獎賞或懲罰,當失去了外來的獎賞與懲罰,就會失去行為的動力。

因此,從學習的角度來看,「內在動機」是比「外在動機」還要好的動力來源。當我們常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去做某件事,孩子為了得到獎勵,反而愈容易失去興趣,那是因為孩子完成一件事,他的想法是為了得到獎勵,當獎勵失效了或者無法滿足他時,孩子可能就不會主動想做那件事。而學習的態度是一輩子的事情,我們要養成的是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熱情與興趣,是自動自發的要滿足自己學習的慾望,尋找學習的成就感,千萬不要讓孩子把學習與外在物質報酬劃上等號。

我發現,孩子們常常會因為我們的讚美與肯定,一個微笑或一個擁抱,而對自己的表現更有信心與成就感,不需要物質獎勵,反而更開心。常常在兒子的班上,當我在所有小朋友面前,真心讚美他們的良好行為,他們反而更珍惜,更願意表現正向的行為。其實言語的讚美是不需要花錢,而又最有效的鼓勵。

兒子的閱讀與學習方面的成就,包括學鋼琴、下圍棋、打籃球等課外學習,我跟老公從來不給予物質獎勵的方式來肯定兒子,而是動之以情說之以理,讓兒子自己找到他自己想做的動力與成就感。兒子學鋼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有段時間,兒子開始練習古典曲子拍子較為複雜的左手合弦,左右二手合彈時,總是無法順利的彈完一首曲子,沒耐心的兒子那一陣子很挫折,很不喜歡練琴,也會發脾氣。但我沒採取任何干預的措施,只是要求每一首曲子每天都要練習五次,當兒子經過了幾個星期的痛苦時期,練好了魔笛的一首小曲子時,因為是自己的辛苦努力,讓兒子好有成就感。經過了這段瓶頸後,兒子更愛彈琴,更享受彈琴的樂趣。除了每個星期應該練習的新曲子外,還會自動自發的彈以前的舊曲子,或者自己偷偷練習老師還沒教的曲子。我跟老公愛聽的曲子,也常彈給我們聽,這代表了兒子把彈鋼琴視為自己的興趣,因為聽到優美的琴聲,讓自己也讓家人感到愉快,因而更有動力彈琴,這就是內化為自己的動力。

但,也並不代表我們不用獎賞或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,物質的賞罰運用在外在行為的塑造會有比較好的效果,可以適當修正孩子們不適宜的外在行為。這個理論是源自於心理學行為學派的行為改變技術,就是利用獎賞與懲罰來改變人的行為。我跟老公也常運用行為改變的一些方法,來修正兒子的壞習慣。獎賞可以是有形的金錢物質、開放電視電動電腦使用時間,也可以是無形的讚美肯定。我們最常用的是代幣獎勵方式,例如我們希望兒子可以收拾好自己的學用品、要安全的跟同伴遊戲、不能插嘴、不能強辯、看到長輩要打招呼...等行為,當兒子表現良好的行為後,我會給兒子微笑貼紙,訂定兌換獎品的標準與規則,兒子曾經用20個微笑貼紙換得老公陪睡一個晚上,兒子好開心。也曾用10個微笑貼紙換得我的親親,兒子一樣滿足得不得了。當然也用了100個微笑貼紙換了男孩子最愛的戰鬥陀螺。總之,我會視情況不定時的開放兌換獎品的品項與時間,兒子也會跟我討論他想換的獎品要用多少微笑貼紙來換,兒子曾經問我:「多少張貼紙可以換得爹地的睡前故事?」可見,兒子對無形的獎品也是充滿了期待與新鮮感。

懲罰也是我們常用的方式,我們家會打小孩,因為兒子總是好動的定不下心來,既聰明又調皮,老公深信要用權威方式教育男孩子,但他也很民主的寵愛兒子,所以兒子對老公是又愛又怕。另一個懲罰的方式是剝奪孩子最愛的事情,這是我最常用的處罰。我曾經分享過孩子看電視或不看電視的習慣,都是被養成的,兒子有一陣子的處罰方式就是幾天不能看電視。上了小學之後,我最常用的剝奪處罰,就是下課時間不准到操場玩,這對兒子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。當兒子在學校出現壞行為或者忘記把水喝完,視情節的嚴重性來處罰幾天不能到操場玩,只能留在教室裡看書、畫畫、搖呼拉圈。每次使用剝奪的行為,總是會有意外的收穫,最近兒子一個星期不能到操場玩,就學會了搖呼拉圈。

最後,我要推薦親子天下裡洪蘭教授的一篇文章「用金錢當獎勵的危險」,來作最後的註解。我很喜歡看洪蘭的文章,她總是把心理學的理論用淺顯易懂的文字,來詮釋她對教育的想法,總是讓我看了很受用,所以也跟大家分享這篇好文章。

用金錢當獎勵的危險
作者:洪蘭  出處:親子天下第17期


如果拿金錢去鼓勵某個行為,行為者會失去內在的驅力,短期內很有效,但是長期下來動機會降低,工作會難以為繼。這是為什麼用錢去鼓勵孩子考一百分,久一點後常常會無效。

一位家長寫信給我,說她一直奉行「鼓勵替代懲罰」,所以把給孩子的零用錢換成幫忙做家事的酬勞,例如:倒垃圾、洗碗一次50元;清理房間、考一百分100 元……。一開始還好,現在老大升上國中,老二念五年級後就不靈了。如果他們不缺錢就叫不動,老大還會說現在通貨膨脹,媽媽付的錢兩年沒有漲價,要求加薪。 她來信問怎麼辦?

在行為主義盛行時,心理學家發現飢餓的動物進了實驗室後,會很努力的工作以換取食物;哈佛大學的史金納更訂出了有名的報酬率。但是後來發現,猴子會為了好奇心去做沒有報酬的行為,好像除了胡蘿蔔與棒子之外,還有別的成分在內,於是心理學家開始尋找。

有一個實驗是把受試者隨機分成A、B兩組,請他們到實驗室來拼樂高,一連做3天。第一天,兩組都無酬;第二天,A組如果成功拼出一張圖可得到6美元的酬 勞,B組無酬;第三天,A組回復無酬,B組則始終無酬。實驗進行到一半時,實驗者藉故離開10分鐘,請受試者等他一下。他其實是到隔壁的觀察室去觀看。結 果發現,第一天,兩組人在他離開後都繼續把圖拼完,平均做了4分鐘才停下來休息,表示他們對玩樂高是感興趣的。第二天,A組因為拼完一圖可拿6美元的酬勞,就很勤勞的做;B組仍然跟昨天一樣,做了4分鐘後停下來休息。但第三天情形就不同了,A組因為沒有酬勞了,工作的熱情馬上下降,而B組還是一樣。

也就是說,如果拿金錢去鼓勵某個行為,行為者會失去內在的驅力,短期內很有效,但是長期下來動機會降低,工作會難以為繼。這是為什麼用錢去鼓勵孩子考一百分,久一點後常常會無效。我們如果想要激發孩子的進取心,不可以把重點放在金錢報酬上,要想辦法激發他的榮譽心和自我價值;不能把學習轉換成商業交易,一旦變成商業行為後,就會失去自主性和創新。

另一個研究是找了23名畫家,請他們自己選出10幅受委託和10幅非委託的畫,送去給藝術評鑑家就創意做評鑑。結果發現,受委託的作品評價遠比自由作品低,因為被人委託時,心中不自覺有綁手綁腳的感覺,創意就低了。人必須做自己的主人才會有成就感,金錢會使創意降低。

因此,如果工作是呆板無趣,薪水愈高表現愈佳,因為這種工作無內在激勵可言;但只要牽涉到最基本的內在認知,光談報酬就不行了。人異於禽獸的地方就在此,人有自我激勵、自我滿足的心。所以,要孩子做家事,不要付他錢,要讓他看到做家事的意義,例如替母親分勞、家是建立在彼此的義務上,所以家人必須相互幫忙……;考一百分不要給他錢,學習的目的不是成績單,成績單只是回饋的一種方式……。理想和熱情會支持一個人一直往前進,金錢只會使人怠惰,父母不可不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lovejum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