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的日子裡,全職主婦最忙的就是接送小孩參加夏令營。這個暑假安排兒子上一系列的樂高動力機械與機器人的課程,一連好幾個星期都要往台大跑。前幾天,老公問我:「要不要開車送兒子去夏令營,從家裡開車到上課地點,只要十幾分鐘。」我一口回絕:「我們坐公車就好。」

因為我不趕時間,所以可以慢慢來。現代人的生活腳步已經太緊湊快速追求效率,既然我們有時間可以慢慢來,那就放慢行走的速度,多些空閒抬頭看看天空,欣賞周遭的人事物。住在交通便利的台北市,有著便民的大眾交通網,讓我們可以多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,減少自己開車的碳排放量。走到巷子口搭上公車,一路上可以跟兒子聊聊天,可以觀看窗外的街景與車上的人們。下了公車後,走一段很美的路,是台北市區裡很美的一條路,這條路,二旁樹蔭林立蟬叫聲不斷,早晨的舟山路帶著淡淡花香,走在這裡涼爽舒適自由自在,難得夏天裡可以走了1公里路也不會流汗。我喜歡孩子常走路多流汗,放慢腳步欣賞周遭的世界。我不愛孩子一走出家門坐上車吹冷氣,到達目的地後下車又進入另一空間吹冷氣。若真的趕時間,比如夏令營下課後,緊接著英文課,接到孩子後,我會選擇搭計程車回家,讓辛苦開計程車的司機們也有增加收入的機會,減少空車在馬路上跑。

在我有能力可以選擇的情況下,我盡量地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。自從摩托車壞了之後,我們就以腳踏車代步,省下加油錢減少廢氣排放。平常的日子騎腳踏車接送孩子,還可以運動健身。要出遠門則搭公車或捷運,省下找停車位的時間。我們旅遊方式也逐漸轉變,隨著孩子長大可以多走點路,我們開始嘗試定點旅遊,並在部分旅程運用大眾運輸工具如高鐵、台鐵,到達旅遊地點後則使用飯店的接駁車,停留在當地好幾日,多走入大自然或深入城市裡的小巷弄,以慢活的腳步在當地旅行。

而日常生活裡,多選擇台灣生產的蔬果、生鮮魚肉,減少碳足跡的旅程,也是善待地球可以做的事情。還有減碳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減少垃圾量,我是看了碳足跡的相關資料才知道垃圾的碳排放量也很高。其實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,少用塑膠袋,勤勞的做廚餘回收,家庭的垃圾量是可以變得很少很少。以我們家每天下廚的垃圾量,一家三口大概三、四天用一個最小3公升的垃圾袋。其實生活中有許多可以減碳的小動作,包括自備餐具與杯子、塑膠袋多次使用、隨手關燈等等,相關的資訊可以查詢碳足跡計算的網站,就有詳細的減碳小撇步。

在經濟部能源局的網頁中,看到一段文字。(以下文字引用自網頁http://energymonthly.tier.org.tw/outdatecontent.asp?ReportIssue=201203&Page=5)。根據調查,臺北市的居民每日人均的排碳量約為16.7公斤,每人每天如何做到減少1公斤(1,000公克)的碳足跡?環保署的綠色生活網Ecolife的計算,最快的方式是「1天有1餐不吃肉,只吃蔬菜水果」這樣就減少780公克的碳足跡,接下來減碳最快的是「不開車」,如果是開車族,1週如果1天不開車,以10公里來回的里程計算,1次可以減碳2,360公克,換句話說每天如果都開車的話,以同樣的里程數計算,開車族就比非開車族每天增加了2,360公克的碳足跡,夏天如果每天少開1小時的冷氣,也可以減少637公克的碳排放,而令人驚訝的是回收1份報紙,可以減少61公克的碳排放、拔掉插頭也可以減少53公克的排放,另外更換省能的燈泡、家電也是很重要的減少碳排放作法,更多碳足跡的訊息可以上綠色生活網Ecolife查詢(http://ecolife.epa.gov.tw/cooler/default.aspx)。

從兒子小一至小四的每週一天的晨光時間,帶著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課程,低年級與中年級的其中一個學期進行「人與環境」的主題,我會帶著孩子看幾部影片,「正負2度C」、「不願面對的真相」、「美味的代價」,希望孩子們從小可以學習有關全球暖化、溫室效應、善待大地的一些觀念,愛護地球減碳好習慣的念頭從小紮根。常常心裡想著,我們汲汲營營辛勤努力的工作,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,但同時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地球,留給下一代更惡化的生活環境,到底我們是愛小孩還是害了小孩。經濟開發文明發展與地球的環境生態保育,二者如何平衡與取捨,實在是人生中很難參透的一門功課。

但在我自己有能力做決定的範圍內,我會盡量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,盡力減碳給下一代好一點的生活環境。

早晨的舟山路,是一條適合散步的人行步道,暑假的這幾個星期,早晨跟傍晚,我跟兒子會在這條路上散步聊天。


鹿鳴廣場、台大農場附近的生態池,是前幾年假日會遛小孩的地方。




看著爺爺奶奶專心的用吐司餵魚,老年的生活這樣就可以笑得開心,真好。


三顆琉球松附近的木桌椅,是很熱門的野餐區,因為附近有一家小木屋鬆餅,假日經常大排長龍。



非假日人不多的早晨,點了迷迭香雞腿鬆餅與冰拿鐵咖啡,在樹下悠閒的吃著美味早餐,真美好的時光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lovejum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